回到博客首页

阅读时长约 3 分钟

九九话重阳:最全的重阳节习俗,很珍贵!

作者 LingoAce新媒体团队 |中国 |2022-09-30

中华文化
blog-images

重阳节是什么 ?

农历九月初九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。也被称为祭祖节、登高节、敬老节。

重阳节的来源?

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。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曰重阳,也称重九。因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同音,有长久长远的含意,因此重阳节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重阳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中元节,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。 

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上古时代,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。

重阳节的得名,三国曹丕在《九日与钟繇书》中写道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”,明代张岱《夜航船》云:“九为阳数,其日与月并应,故曰重阳”,都认为九是阳数,月和日都是九,故名重阳。

重阳节有什么习俗?

1. 登高

blog-images

在古代,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,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,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就是写重阳的名篇。 

2. 插茱萸

blog-images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这个风俗在唐代就已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,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。除了佩带茱萸,人们也会头戴菊花。到了宋代,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 

3. 赏菊花

金秋九月,菊蕊笑绽,千姿百态,氤氲芬芳,故而九月也叫“菊月”。菊花是长寿之花。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。据传赏菊活动起源于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也以爱菊出名,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 

4. 祭祖

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,也是中国部分人的祭祖大事。根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古时因耕地资源少,有讲究的大家族要看龙脉堪风水,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,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。 

重阳节的节日食物有哪些?

blog-images

1. 吃重阳糕 

作为节日食品,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、喜尝新粮的用意。“高”和“糕”谐音,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,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。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 

2. 饮菊花酒

blog-images

重阳佳节饮菊花酒,是中国的传统习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从魏晋以来,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宋代吴自牧所著的《梦粱录》提及,宋代每年重阳日都要“以菊花、茱萸,浮于酒饮之”,并赋予菊花“延寿客”、茱萸“辟邪翁”雅致的别号。 

3. 吃羊肉面

“羊”与“阳”谐音,应重阳之典。面要吃白面,“白”是“百”字去掉顶上的“一”,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,以应“九九”之典。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羊肉是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。秋冬食用,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。 

重阳节的诗歌?

作为中国传统节日,古今文人墨客都留下过许多与重阳节有关的经典诗词。

《蜀中九日》

唐·王勃

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

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
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唐·王维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

宋·李清照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《谢新恩·冉冉秋光留不住

五代·李煜

冉冉秋光留不住,满阶红叶暮。

又是过重阳,台榭登临处,香坠。

紫菊气,飘庭户,晚烟笼细雨。

雝雝新雁咽寒声,愁恨年年长相似。

《秋登万山寄张五》

唐·孟浩然
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
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
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
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
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
《水调歌头·隐括杜牧之齐山诗》

宋·朱熹

江水浸云影,鸿雁欲南飞。携壶结客何处?空翠渺烟霏。尘世难逢一笑,况有紫萸黄菊,堪插满头归。风景今朝是,身世昔人非。

酬佳节,须酩酊,莫相违。人生如寄,何事辛苦怨斜晖。无尽今来古往,多少春花秋月,那更有危机。与问牛山客,何必独沾衣。

《采桑子·重阳》

毛泽东

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

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

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。

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。

在中国,重阳节不仅是一种深沉博大的传统节日积淀,更是一种质朴精深的情感阐释寄托。 

千百年来,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几乎没有改变。但凝聚在重阳节里的情感诉求和人文遗产不再以节日风俗、成语典故作为其唯一的载体形式,而是传承存续于各民族的生活常态和日常习俗之中,发挥其真正的意义所在。 

团队全员均拥有语言学教育背景、良好双语能力及至少2年以上的跨国生活经验,了解海外生活环境与语言环境,专注于3-15岁儿童语言学习经验分享的输出者,持续向海外儿童普及中华文化的拓展者,LingoAce里最会讲故事的编撰者,争做海外父母语言学习的帮助者。